新加坡作家英培安癌症逝世,終年七十三歲。他作品逾二十五本,被翻譯成多種文字,文筆辛辣。七十年代曾坐牢,但當局沒有查出罪證,後頒獎給他平反。他有三部小說曾先後獲選為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小說。
頂著一頭雪白短髮,與同樣白髮的妻子吳明珠出入於文學活動場合,是英培安最為人熟悉的形象,而置身狹窄書架間,孤影守在市區小書店裏自顧看書,則是獅城華文書友記憶最深刻的作家剪影。新加坡華文文學界最具分量的作家英培安在七十四歲生日前十六天(一月十日),不敵癌症去世。當地中英文媒體均大篇幅報道,除了因為他曾幾度榮獲新加坡官方文學獎及文化獎,也因為他的創作無論品質或數量均在獅城無出其右者。他的妻子吳明珠是其中一個將他多部作品翻成英文的翻譯家,這有助於新加坡廣大英語讀者了解他的成就。二零一一年寫成的《畫室》甚至有意大利文版本。
但文學上的成就在閱讀人口稀少的新加坡,並未帶來實質利益,英培安始終住在新加坡中部一間組屋裏,過著平凡生活,二零一四年以前,一直在經營的小書店維持不易。
《聯合早報》以「文壇少見多面手」形容英培安的創作能力。七十年代尤其是英培安創作力勃發的時期,受台灣文學影響,除了現代詩,也在報章寫專欄,辦文學和思想雜誌,又在當時聽眾極廣的有線電台麗的呼聲創作和演出廣播劇,《大山與培培》由當時知名廣播人徐惠民與顏貴娟播講,以幽默風格呈現環境劇,是今日講華語中老年人的共同記憶。以孔大山為筆名,則是有意帶著戲謔地與孔丘別苗頭。他在報章上的專欄文字針砭時弊,在保守的政治氛圍中算辛辣,不時令人捏把冷汗,但也因而廣受歡迎。
取名草根書室的書店在一九七五年成立,在讀書風氣興盛的年代,往來者不少,其中有李光耀政府盯梢的左派人物經常出入,英培安終於被牽連逮捕,但當局始終查不出他有問題,又礙於面子不能立刻放人,於是一個月拖過一個月的關下去,其中幾次糊弄他說要放人,帶他到監獄門外,又抓回去,說上級不放人。就這樣耍弄了幾個月,才終於放他出去,繼續盯梢。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的無妄之災。
-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
-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
-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
-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
-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
-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
-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
-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
-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
-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
- 薄評厚論 007之死
-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
-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
-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
-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
-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
-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
- 經典回顧: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
-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
-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