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專題
香港民主鬥士司徒華因肺癌病逝,被視為「香港的中國良心」,生前最大心願是看到「平反六四」、「民主中華」來臨。司徒華另一大鮮為人知的經歷是六四後「黃雀行動」,營救被追捕的民運人士。「黃雀行動」前線總指揮陳達鉦說司徒華在行動中「既是我的戰友,又是我的上司和領導」,因為司徒華提供營救名單和資金。司徒華一生為中國的民主而奮鬥,為香港不同派別的人所敬重。
被譽為「香港的中國良心」、「香港精神」代表的司徒華,與病魔苦戰一年,於二零一一年一月二日中午,在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病逝,終年七十九歲,距離他八十大壽僅差一個月。「一寸春心紅到死,四廂花影怒於潮」。這是司徒華生前集龔自珍詩句而成的一幅對聯。這正是他一生的自我寫照。
早幾天,司徒華病況轉差,元月二日急轉直下,上午呈現彌留狀態,十一時,香港民主黨、教協(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)、支聯會(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)一眾高層人士,接到司徒華家人通知趕往醫院,當時陪伴在側的有十多名親友。眾人頌唱詩歌,為他祈禱,在《安居主懷》歌聲中,十二時五十八分,司徒華安詳離世。
香港民主鬥士司徒華生前最大心願,是看到「平反六四」、「民主中華」來臨,他為此終生努力,他坦言「成功不必我在,功成其中有我」。臨終前,他寄語一起奮鬥的同伴:「平反六四,爭取民主,繼續努力」;他留給支聯會義工的遺言是「我好愛他們」;他的最後囑咐是「我死後,請把我的骨灰分為兩份,一部分撒向海面,北望祖國大地;另一份要貼近香港土地、香港市民,安置在歌連臣角花園」。據悉,撒海的那份,會撒在西貢大坳門(大澳門)對開向北的海面,那是每年紀念六四而放飛民主風箏的山水地。
死前思念故鄉開平
相關文章
更多
拜登對華外交受到內部反華氛圍的影響,強調強硬路線,但經濟利益又與中國高度掛鉤。拜登對華政策的三大挑戰是(一)軍事上如何建立管控風險機制,避免在台海與南海擦槍走火。(二)經濟上,如何面對中美「連體嬰效應...
拜登成功宣誓成為第四十六任美國總統,場外哨崗林立,二萬五千國民警衛軍嚴陣以待,但和平的場面總算保住美國制度的臉面。但接著就是對特朗普的彈劾,政治氣氛依然緊張,拜登演說強調團結與疫情嚴重。他上任後須即應...
環球盛事
更多
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專題
更多
-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
-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
-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
-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
-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
-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
-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
-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
-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
-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
- 薄評厚論 007之死
-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
-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
-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
-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
-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
-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
- 經典回顧: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
-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
-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

亞洲週刊微信專頁
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