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舟認為,將填海形成的珠江口人工島建設成為粵港自由貿易島,可創造出很多新就業機會,兼具居住功能與就業,達到「產城合一」,幫助香港人解決「安居」和「樂業」問題。
填海借地,時機已到。中國內地提供土地予香港,快速解決香港的高樓價高租金困境,已刻不容緩。近期,在香港眾多有識之士紛紛拋出在香港境外為香港開拓土地的主張。社會倡議紛繁,坊間爭議不斷。長期研究香港和內地發展的智庫學者,從經濟和社會角度如何看待這個議題?八月下旬,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博士接受亞洲週刊獨家專訪。
諾亞方舟,《聖經》裏引人入勝的故事,象徵避難所,象徵生命重生。在新冠疫情時隱時現的日子裏,方舟也就破解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的「香港重生」方案,暢談他的看法。以下是訪問內容:
香港不少個人和團體都提出到境外覓地的方案,包括由中央出面,在大嶼山西側、廣東水域的桂山島填海建自由貿易島的建議,你怎麼看這個方案?
這個方案值得進一步研究。土地房屋一直以來都是香港需要解決的逼切議題。土地供應和房屋供應嚴重不足,影響社會穩定。香港近年動盪的直接誘因是政治議題,但背後反映了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,特別是年輕群體,缺乏向上的流動性,就是因為安居和樂業沒能解決。這兩個問題都是以土地為基礎的。香港的經濟結構,除了金融地產和少數的專業服務等行業外,年輕人發展的空間相對有限。透過香港自身途徑,在短時期內增加土地供應的挑戰重重。一方面,現有可供選擇的增加土地方式均面對不同政治阻力,步履維艱。另一方面,根據目前香港的土地開發和建設流程,即使在香港覓得可發展的土地,按照既定的程序,從土地開發計劃的提出到規劃、設計,再到建設工程的完成動輒十年,甚至二、三十年。由中央協助,在桂山島填海的建議,可視為短期內破解困局的先行方案,並不與其他土地供應方案相衝突,可以多管齊下、共同發展。
-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
-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
-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
-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
-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
-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
-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
-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
-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
-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
- 薄評厚論 007之死
-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
-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
-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
-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
-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
-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
- 經典回顧: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
-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
-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