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思維及其他專欄
美國的警暴激起公憤,示威浪潮席捲全國。特朗普政府對公憤的態度毫不含糊——視之為挑戰法治與破壞秩序的暴亂。當中的邏輯不難理解:在一個重視人權和言論自由的社會,政府要有效管治和順利施政,就要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。是故,公共行政的工作總離不開諮詢、教育和遊說市民。公共行政的關鍵就是不斷對公眾進行耐心、有效的勸說。名為「public administration」,實為「public communication」,甚至「public persuasion」。矛頭指向政府的公憤是公共行政和管理的大災難,意味政府勸說公眾的關鍵工作徹底失敗。
其實對有自省能力和改革雄心的管治者,若能善加利用,公憤可以溶化市民的冷漠和消除他們的疑慮。這樣一來,若改革的阻力變成改革的動力,像苛政一樣猛於虎的現狀就有可能被推翻。
人在盛怒之下會做出驚人之舉,所以當人民真正憤怒起來,社會就會出現改革的契機。歷史上,義憤(moral outrage)與公憤(public disgust)扭轉乾坤、移風易俗的例子不少。美國是個有實無名的警察國家,警察的體制組織和執法文化急需改革,但阻力極大,今次的抗議浪潮也許就是改革需要的翼下之風。
香港人的公憤舉世聞名,但卻經常被引導到錯誤的對象,反而對一些應該叫人怒髮衝冠的行為和言論卻非常縱容。我相信,這是香港新聞的專業水平每況愈下的原因之一。
相關文章
更多
歐盟不等強調多邊主義的拜登就任即與中國達成投資協定,反映對特朗普「多鞭主義」的餘悸。
陳國祥,台灣資深媒體人,曾任《自立晚報》總編輯、《中國時報》總編輯、《中時晚報》社長、《中國時報》特約主筆;前中央...
小圈子選舉產生不了有認受性的香港特首,中央政府強勢任命授權才能賦予特首管治權威。
陳莊勤,香港民主黨原創黨成員、執業律師;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,後於香港大學獲中國商業法碩士。
眾多香港親建制...
日本首相菅義偉政策矛盾,本人「以身作則」違反限聚令,又被質疑有利益輸送,朝野上下一同指責。
胡煒權,香港人,日本國立一橋大學博士,專攻日本中世史。二零零七年獲得日本文部科學省國費留學金留學日本,二零一...
環球盛事
更多
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專題
更多
-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
-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
-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
-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
-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
-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
-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
-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
-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
-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
- 薄評厚論 007之死
-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
-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
-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
-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
-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
-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
- 經典回顧: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
-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
-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

亞洲週刊微信專頁
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