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思維及其他專欄
歐盟不等強調多邊主義的拜登就任即與中國達成投資協定,反映對特朗普「多鞭主義」的餘悸。
陳國祥,台灣資深媒體人,曾任《自立晚報》總編輯、《中國時報》總編輯、《中時晚報》社長、《中國時報》特約主筆;前中央社董事長。
美國總統易主,經過特朗普四年掄著大棒遂行美國優先圖謀之後,繼之而起的拜登宣告將以多邊主義取代單邊主義。就在拜登就任前夕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歐盟領導人、德國總理默克爾、法國總統馬克龍共同宣布完成雙方投資協定的談判。這項協定主旨在於提升雙方經濟合作發展水平,對新冠疫情後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將產生牽動作用。歐盟不等拜登就任就和被特朗普狠打的中國達成協定,反映對其聲稱將基於多邊主義理念修補對歐關係沒有信心,主因是對特朗普力行的「多鞭主義」仍心有餘悸。
特朗普鞭打盟國不遺餘力,拜登宣示將改弦易轍,在多邊主義下結合盟友共同抗中。特朗普想照搬張飛那一套,自己扮起岳飛殺敵,殊不知中國與資本主義國家的關係跟冷戰時代截然不同,當時蘇聯結合以東歐為主的共產國家自成體系,與西方國家貿易往來不密切,現在中國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幾乎已結成經貿共同體,不可能與其脫鉤邁向新冷戰結構。他傲慢的單邊主義一切以美國優先,對盟友頤指氣使,揮鞭重打中國之外,也鞭打盟邦,致使歐洲人認為必須走自己的路,不再以美國馬首是瞻。另一方面,美國對國際協議與國際組織不願分擔責任,紛紛退出,令盟國寒心,也失去世界領袖的領導地位。特朗普下台後,他的美國至上幽靈不會散去,盟國對美國餘悸猶存,因而對於拜登的多邊主義多保持觀望。
相關文章
更多
美國拜登政府面臨財政壓力、前朝政治包袱、盟友觀望不作為的困境,難以應對中國的挑戰。
陳國祥,台灣資深媒體人,曾任《自立晚報》總編輯、《中國時報》總編輯、《中時晚報》社長、《中國時報》特約主筆;前中央社...
英國政客夏博義辭任英市議員來港執掌香港大律師公會,批評《港區國安法》及香港警方,意欲何為?
陳莊勤,香港民主黨原創黨成員、執業律師;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,後於香港大學獲中國商業法碩士。
年初...
一九三六年生於南京市,經濟學家,曾任威斯康辛大學河瀑分校經濟學系教授兼系主任,現任台灣遠見‧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。
戰爭是血流成河,家破人亡;和平則是交流互動,合作雙贏。自己經歷過中日抗戰,特別嚮往...
環球盛事
更多
最新文章
熱門文章
專題
更多
-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
-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
-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
-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
-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
-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
-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
-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
-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
-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
- 薄評厚論 007之死
-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
-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
-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
-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
-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
-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
- 經典回顧: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
-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
-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

亞洲週刊微信專頁
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