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- 中國軍事
中日釣島氣氛緊張,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急與美國新任國防部長溝通尋求支持。日本智庫分析中國奪島七大方案,存在眾多中日官方或民間的擦槍走火危機,日方無法獨力控制局面而向美國求助。
釣魚島風高浪急,激流湧動,...
東南亞諸國對拜登寄予厚望,馬、新、印、菲、泰國元首致電祝賀,也希望拜登推動多邊主義,勿讓東南亞成為大國角力的磨心。
年逾五十的家庭主婦李笑眉雖然教育程度不高,對國家大事卻是異常關心,每天追蹤國內時局發...
2020/11/16-11/22
2020年46期
柬埔寨拆除雲壤海軍基地兩座美資軍事設施,美懷疑解放軍將進駐。柬總理洪森曾表示,中資將參與建設雲壤。
柬埔寨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狄班親王日前向媒體證實,在沒有照會美國的情況下,該國已拆除第二座美國出資的軍事...
台灣一度傳出計劃在馬祖的東引島增建飛彈基地,部署射程超過一千公里的雄二E飛彈,射程遠及上海,以攻擊代替防禦,解放軍隨即在福建沿岸動員,兩岸危機升高。台灣當局隨後回應非增建飛彈基地,而是官兵基礎生活設施...
2020/10/26-11/1
2020年43期
台灣向美國採購最新型戰機,還要求配備強力攻擊武器,台灣對中國大陸已經由守勢戰略,慢慢變成攻勢作為了。
從蔡英文上任總統以來,以「重層嚇阻」作為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戰略構想,而在這四年多,可以明顯發現,台灣...
2020/10/19-10/25
2020年42期
根據央視公布的台諜李孟居案情,他不屬台灣諜報行動單位,也未攜資金赴港收買情報,只是活躍的深綠人士。
中國大陸在十月十一日公布台灣間諜遭破獲,甚至宣稱有數百起台諜行動遭中國國安偵破,一時之間,兩岸的關係...
日本精兵強軍軍費激增,提升對華警惕和牽制。日美深化軍事一體化,推出島嶼作戰聯合演訓,為「台海有事」作軍事準備,假想敵是中國。
作為菅義偉新政權的第一份明年度國防軍費預算九月三十日出爐,總額高達五萬四千...
柬埔寨拆除雲壤海軍基地一座美國興建建築物,美國質疑是為了讓中國軍隊進駐,柬國否認。
位於美國華府的智庫「國際戰略研究中心」(CSIS)十月二日發布衛星圖像,顯示出柬埔寨政府已於上個月拆除了其最大海軍基...
北京首次宣布不再有「海峽中線」,解放軍戰機密集隊形進入台灣領空,「誰開第一槍」成為戰爭一觸即發變數。台灣「漢光兵推」改變設想,解放軍不再用烏克蘭野牛氣墊船搶灘關渡,由淡水河長驅直入台北,而是改採特種兵...
日本政壇親台派領袖岸信夫接任防衛大臣,可以直接參與安保政策制定,有利於加強美日台軍事合作,並在國會通過「日台關係法」。
平民首相菅義偉九月十六日開啟了日本令和新政,五大核心閣僚中,前首相安倍晉三胞弟岸...
2020/9/21-9/27
2020年38期
南海形勢複雜,解放軍計劃攻佔東沙島的傳聞甚囂塵上,台灣軍方積極部署東沙,派了兩個海軍陸戰連進駐。
隨著中美關係緊繃,南海、東海及台灣海峽這整片海域也變得敏感和戰雲密布,美國的印太戰略志在封鎖中國,南海...
特朗普在總統大選民調不利的情況下,打出仇中牌,派出三艘航母至南海挑釁。中國亮劍發射「航母殺手」震懾美軍,從青海與浙江發射不同型號的東風導彈至南海,背後是一條讓美軍航母無法防範的「殺傷鏈」,也有軍事遙感...
南海是中美水下博弈的隱形戰場,有助雙方發動二次打擊。
南海對於中國、美國博弈而言都舉足輕重,除了美國聲稱的「自由航空權」、維持世界貿易體系、中國保衛南海「九段線」的領土問題以外,也在軍事上有著不可或缺...
中國東風廿一導彈可攜帶多架迷你無人攻擊機,對美軍航母戰鬥群進行精準打擊,但又不會造成大量傷亡。
蔡翼,台灣國際關係學者,東亞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。
自六月以來,美軍集結了大量海上兵力在南中國海(以下...
正在加載更多...
環球盛事
更多
熱門文章
專題
更多
- 新冠病毒疫情 香港全民核酸檢測再掀熱議
- 美國總統選舉 拜登須躲開特朗普陷阱
- 大灣區 香港深圳合作發展策略
- 中國改革 中國時刻大辯論儒家文化衝擊美國秩序
- 中國商機 上海進博會美國企業熱絡
- 一帶一路 緬甸向印度購潛艦捨棄中國
- 新科技 蘋果及谷歌公布2020最佳App 疫情下健身類App奪雙平台冠軍
- 中美關係 第三隻眼睛看中美彼此誤判
- 兩岸關係 美台軍售升溫 野戰通訊升級
- 南海風雲 船艦南海對峙馬中低調處理
- 薄評厚論 007之死
- 東南亞 霹靂大臣被投不信任票 大馬執政聯盟內鬥升級
- 中日關係 日本新防長親台制華內情
-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啟動最高級別防疫
- 香港政治 揭開港獨反中主義的理論根源
- 書介 藏族導演家萬瑪才旦 小說精選集別有洞天
- 影評 中年擂台一秒打拼
- 經典回顧: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評委簡介
- 中國維權 任志強判刑18年來龍去脈
- 中國軍事 馬祖飛彈之謎 射程遠及上海 兩岸危機升高

亞洲週刊微信專頁
請使用微信掃瞄 QR Code